<tt id="p7xxn"></tt>
<object id="p7xxn"></object>
<tt id="p7xxn"><sup id="p7xxn"></sup></tt>
<var id="p7xxn"></var>
<thead id="p7xxn"></thead><listing id="p7xxn"><menuitem id="p7xxn"></menuitem></listing>
<address id="p7xxn"><menuitem id="p7xxn"><del id="p7xxn"></del></menuitem></address><listing id="p7xxn"></listing><menuitem id="p7xxn"></menuitem><progress id="p7xxn"></progress><menuitem id="p7xxn"></menuitem><var id="p7xxn"><dl id="p7xxn"></dl></var><listing id="p7xxn"></listing>
<progress id="p7xxn"><address id="p7xxn"><del id="p7xxn"></del></address></progress>
<strike id="p7xxn"></strike><listing id="p7xxn"></listing>

注冊

  • 手機號
  • 驗證碼
  • 短信驗證碼
  • 密碼
  • 確認密碼
已有賬號,去登錄

INDUSTRY DYNAMIC

行業動態

減碳不是簡單去煤

發布時間:2022-05-27 信息來源:中國能源報

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城鎮化還在深入推進,能源需求也會不可避免地繼續增長。開展“雙碳”工作,短期內不能放棄傳統化石能源,更不能背離經濟發展這條主線。要堅持系統觀念,穩妥推進,做好煤炭這篇大文章。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著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迫切需要。我國必須立足富煤貧油少氣的基本國情,按照國家“雙碳”工作規劃部署,增強系統觀念,堅持穩中求進,不能脫離實際、急于求成。

堅持以煤為主

把能源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我國人均能源資源擁有量在世界上處于較低水平,石油、天然氣的人均擁有量分別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4%、7.5%,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分別高達70%和40%以上,能源安全矛盾突出體現在油氣安全上。

相比之下,我國的煤炭儲備量位居世界前列,人均擁有量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7%。從電源結構來看,目前,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4億千瓦,煤電裝機占比接近一半,約60%的電力來自燃煤發電。

確保能源安全是落實“雙碳”戰略的一個基本前提。我國能源資源稟賦決定了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端牢能源的飯碗,必須堅持以煤為主的原則不動搖,發揮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和煤電的基礎作用。

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城鎮化還在深入推進,能源需求也會不可避免地繼續增長。推動“雙碳”工作短期內不能放棄傳統化石能源,更不能背離經濟發展這條主線。

要堅持系統觀念,穩妥推進,把煤炭這篇文章做好做深,決不能一味地去煤,減碳是減排放,不是不排放,更不是減生產力。

堅持先立后破

“不能把手里吃飯的家伙先扔了”

綠色轉型不會一蹴而就,一定要把握好先立后破這個原則,不能把手里吃飯的家伙先扔了,結果新的吃飯家伙還沒拿到手。

事實上,在踐行“雙碳”行動過程中,中央不斷提醒、糾偏、糾錯。2021年5月,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提出要尊重規律,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科學把握工作節奏;同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堅持全國一盤棋,堅持先立后破,糾正 “運動式減碳”;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提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要堅持全國統籌、節約優先、雙輪驅動、內外暢通、防范風險的原則。

盡管如此,去年一些地方和行業仍然采取“運動式減碳”,一刀切控制能源消費,嚴控新增煤炭產能,結果造成煤炭供應不足、煤炭價格飆升、火電企業虧損、多地拉閘限電、工業企業停產限產等,給經濟正常運行帶來了不利影響。

實踐證明,推進“雙碳”工作,必須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傳統能源逐步退出必須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

要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光電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保持原油、天然氣產能穩定增長,加強煤氣油儲備能力建設,推進先進儲能技術規?;瘧?。

堅持綠色發展

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形成了煤炭、石油、天然氣、非化石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給體系,有力保障了經濟發展和民生用能。但能源安全新舊風險交織、油氣資源短板突出、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偏高的問題依然長期存在,能源綠色轉型發展任務緊迫。

煤炭既是我國能源安全的“壓艙石”,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中之重?!耙悦簽橹鳌辈皇遣患庸澲?,而是要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特別是要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

2021年,我國以5.2%的能源消費總量增速支撐了8.1%的GDP增速。全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首次超過煤電,裝機容量達到11.2億千瓦,水電、風電、光伏裝機均超過3億千瓦。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25.5%,較上一年提高1.2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比重降至56.0%,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實現了“十四五”“雙碳”工作的良好開局。

但是,“雙碳”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特別是在處理發展和減排的關系上,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國情,深刻認識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統籌做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這篇大文章,不斷提高能源自主供給能力,有序減量替代,加強散煤治理;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抓住重點行業和關鍵環節,推動煤炭清潔高效生產和洗選,抓好電力等主要用煤行業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加強統籌謀劃,聚焦重點領域,整合各方面資源,形成推進合力,科學有序推動能源綠色轉型,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堅持“雙輪”驅動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能源市場

我國作為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能源活動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攸關“雙碳”工作大局。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是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由之路。富煤貧油少氣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實現“雙碳”目標要建立在“以我為主”的基礎之上,堅持市場導向,推動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雙輪”驅動,避免將“雙碳”長期目標短期化、運動化。

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把建設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作為打造統一要素和資源市場的重點任務。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應的前提下,結合“雙碳”目標任務,有序推進全國能源市場建設。

如在統籌規劃、優化布局基礎上,健全油氣期貨產品體系,規范油氣交易中心建設,優化交易場所、交割庫等重點基礎設施布局;推動油氣管網設施互聯互通并向各類市場主體公平開放;穩妥推進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加快建立統一的天然氣能量計量計價體系;進一步發揮全國煤炭交易中心作用,推動完善全國統一的煤炭交易市場。

毫無疑問,作為對煤炭等傳統能源的主要替代,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高密度接入電網,必須有科學的市場交易機制、完善的市場建設體系作保障。在此之前,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已經啟幕,2025年將初步形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2030年基本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適應新型電力系統要求,實現國家市場與?。▍^、市)/區域市場聯合運行。

對具有對外高依存度的油氣行業而言,構建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就意味著當國內外產品價格出現偏差后,經濟性會驅動能源需求在油氣、電力、煤炭等能源間轉化或替代,動態實現油氣進口量和成本與國內需求相平衡,不僅可以有效化解充足供應與控制成本的結構性難題,也有利于提高我國在國際能源治理中的話語權,在國際競爭和合作中取得新優勢,使統一能源市場成為我國能源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依托。

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年,秋霞在线观看秋秋霞,高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